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47 点击次数:108
老年人攒钱,图啥?
不少老年人,特别是六零后七零后,攒钱那叫一个认真,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。
可攒了一辈子,临了却发现,除了银行卡里一串越来越长的数字,好像也没留下啥值得回忆的。
小沈阳那句话说得挺在理:“人没了,钱还在,图啥?”
咱先说说辽宁那位八十二岁的老太太,二零二三年,人家二十万定期存款到期了,没存回去,直接买了金戒指金手镯,分给了四个女儿四个女婿。
你说这老太太傻不傻?
搁一些人眼里,这钱就该捂得紧紧的,怎么能这么“败家”呢?
可仔细想想,老太太这钱花得值啊,买的是亲情,买的是子女的孝心。
钱是死的,人是活的,与其守着钱财过日子,不如守着亲密的家人。
再说说健康这事儿。
有些老年人,那真是省吃俭用到极致,剩菜剩饭舍不得扔,水果蔬菜专挑快烂的买。
结果呢?
省钱是省了,身体却垮了。
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大姨,七十二岁,子女经常给她买牛奶,她倒好,转手就卖了换钱,平时就着咸菜啃馒头。
最后食物中毒进了医院,花的钱比买新鲜蔬果贵多了,你说这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?
还有不少老年人,年轻时忙于生计,没时间也没精力发展爱好。
现在退休了,时间有了,却又舍不得花钱。
就像一位六十七岁的老王,喜欢上了摄影,可一万多块的设备让他犹豫不决。
还好他儿子比较开明,劝他说:“人生能有几个十年?想做就去做!”老王这才买了设备,玩得不亦乐乎。
人老了,更得找点乐子,钱花在这上面,不亏。
说到钱,现在这物价涨得跟坐火箭似的,钱放银行里,利息跑得过通货膨胀吗?
与其看着钱贬值,不如买点“硬通货”。
比如黄金,或者房子。
我们村一位老人去世前,告诉子女家里藏了不少金子,价值三十万。
老人早就看明白了,钱存银行不靠谱,得买点保值的东西。
黄金这玩意儿,虽然不能生崽,但至少不会像钞票一样,越来越不值钱。
当然,投资这事儿,也得量力而行,别跟风瞎买。
像房子,现在这价格,一般老年人也玩不起。
黄金相对来说门槛低一些,也比较保值。
不过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这道理在哪儿都适用。
除了个人理财,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,养老金、医保什么的,都能给老年人提供一些保障。
这些政策,老年人得好好研究研究,别白白浪费了国家的福利。
总而言之,老年人攒钱没错,但别光顾着攒,也得学会花。
钱这东西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留在银行里就是一串数字。
与其临了后悔,不如趁着还能动弹,该吃吃该喝喝,该玩玩该乐乐。
把钱花在刀刃上,提升生活质量,这才是老年人理财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钱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够花就行。